當前位置:首頁  頭條新聞

頭條新聞

學校位列“軟科中國大學排名”民辦高校全國第二、綜合類全國第一,連續三年蟬聯廣東省第一

發布時間: 2023-03-30 瀏覽次數: 25176 發布部門: 黨委宣傳部
撰稿:黨委宣傳部 攝影:黨委宣傳部 初審:陳宇 復審:湯義和 終審:鄭潤真

2023年3月30日,軟科正式發布“2023軟科中國大學排名”。學校位列中國民辦高校排名(主榜)第二,較2022年再提升2名;在綜合類民辦高校中排名第一。至此,學校已連續三年蟬聯廣東省第一。

學校位列“2023軟科中國大學排名”民辦主榜第二

“軟科中國大學排名”前身是“軟科中國最好大學排名”,自2015年首次發布以來,以專業、客觀、透明的優勢贏得了高等教育領域內外的廣泛關注和認可,已經成為具有重要社會影響力和極高參考價值的中國大學排名領先品牌。

2023年,軟科首次將在公辦大學排名中已趨于成熟的分類評價方案應用于民辦排名中,本次共有224所民辦高校上榜。這是軟科中國大學排名推進高校分類評價、引導不同類型高??茖W定位的又一重大舉措。

軟科中國大學排名(非公辦大學排名)指標體系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022年是學校完成轉設的“第二年”,學校緊緊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充分發揮民辦教育在管理機制體制上的優勢,堅持內涵式發展,各項事業駛入高質量發展的“快車道”,取得了一張張亮眼的成績單。


一、加快推進碩士學位授權單位建設,校際合作打開“新格局”

在做好本科教育、培養創新性應用型人才的基礎上,學校努力提升辦學層次,還與國內“雙一流”建設高校聯合培養碩士研究生,為地方產業發展提供高層次人才智力支撐。自2014年起,學校與吉林大學在新一代電子信息技術、通信工程、計算機技術、材料與化工、生物與醫藥、公共衛生、金融等全日制專業學位領域聯合培養碩士研究生,至今已培養159名,并在此基礎上積極拓展新的聯合培養單位。

2021年,學校獲批碩士學位授予立項建設單位,與澳門科技大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深化兩校在研究生教育領域的合作;2022年起與華南師范大學在軟件工程和人工智能等領域共同開展研究生聯合培養工作。當前,學校正全力推進碩士學位點授予單位建設工作,力爭2025年底達到專業碩士學位授予單位和相關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的基本條件。

學校與澳門科技大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二、以服務地方產業發展為主導,產教融合邁上“新臺階”

為滿足產業結構優化繼續,學校不斷搭建產教融合創新載體,打通產業發展和人才培養供給的“最后一公里”。近日。學?!吧镝t藥與高性能醫療器械”方向專精特新產業學院獲工業和信息化部立項,成為廣東省內唯一獲批的民辦高校,標志著學校實現了產教融合發展的新突破。

工業和信息化部來函同意學校啟動專精特新產業學院建設

近期學校還成功獲批設立省集成電路人才培養基地,是獲批設立6所高校中唯一的民辦高校,下一步將通過該基地培養高素質集成電路應用型本科人才,服務粵港澳大灣區特別是珠江西岸區域集成電路產業發展。


三、積極籌建老年大學等,助力大健康產業跑出“加速度”

此外,在人口老齡化背景下,學校主動融入“健康中國”和“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兩大國家戰略,搶抓醫養健康產業人才巨大需求的發展機遇,投入3000萬元推進大健康產業學院、大健康產業研發中心建設,有效銜接教學科研和產業發展前沿的聯動,首批累計投入近600萬元開展包括音樂療愈、中醫康養、智能輔具、文化養生等主題的20余項大健康產業項目立項。

學校主動布局老齡事業及老年大學建設,近期學校理事會會議已討論通過了老年大學籌建事宜,未來將充分利用學校資源優勢,統籌協調好老年大學建設、管理中的重要問題,努力辦好新時代老年人滿意的老年大學。


四、培育打造2個特色學科專業群,專業課程建設“沖一流”

近年來,學校聚焦廣東創新驅動發展新需求,再次深化改革,發揮學科建設龍頭作用,邁向高質量辦學。其中,學校圍繞服務珠?!爱a業第一”和“4+3”產業體系發展,加快發展新文科、新工科等新專業群,積極培育打造大健康(老年康養)、集成電路兩個領域的優勢、特色學科。學校瞄準人工智能、大數據、自動化等前沿技術應用,組織多學科專業資源共同參與大健康產業學院和專精特新產業學院建設,逐步形成大健康和以老年康養為主的學科專業群,不斷激發區域經濟發展新動能。

2022年,學校制藥工程專業被認定為2021年度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金融學等5個專業被認定為2021年度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多媒體技術與應用》等7門課程被認定為2021年度省級一流本科課程。截至目前,學校累計獲批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3個,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8個;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1門,全國創業就業金課1門,省級一流本科課程14門,省級就業創業特色示范課程2門。學校一流本科專業、一流課程建設成績在全省同類院校中名列前茅。

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課程建設情況


五、不遺余力引進高層次人才,點燃高質量發展“強引擎”

在一流創新性、應用型大學建設目標的牽引下,學校圍繞重點學科和專業建設,不遺余力引進高層次人才,開出最高百萬年薪公開招聘中青年杰出人才、重點(緊缺)專業人才和海外優青等,僅2022年便引進博士51名,具有副高以上職稱教師54人。通過一系列師資隊伍建設舉措,學校師資隊伍的職稱學歷結構不斷優化,高級職稱教師比例明顯提升,教師教學科研能力顯著增強,教學科研業績成果豐碩。

目前,學校共有二級教授22名、博士生導師49名、省級教學名師14名。其中二級教授梁艷春入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榜單,連續九年入選(2014-2022)計算機科學領域中國高被引學者榜單。近日,梁艷春、何平兩位教授還被學校授予“終身教授”榮譽稱號,這是學校授予教師的最高學術榮譽。

學校授予梁艷春、何平兩位教授“終身教授”榮譽稱號


六、充分運用73個科研平臺資源,科研成果喜獲“大豐收”

一直以來,學校積極探索科研創新機制,深入開展高水平科學研究,2022年成功獲批成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依托單位,這標志著學校具備了獨立申請和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的資格,代表著學校在科研方面再次邁出重要一步。

一直以來,學校充分運用化學工程與材料國家中小企業公共技術服務示范平臺等各級各類科研平臺資源,取得了一系列較有影響力的科研成果。過去一年,學校國家級、省部級科研立項喜報頻傳:首次獲批國家社科基金中華外譯項目立項,獲批國家藝術基金(一般項目)2022年度資助項目立項,獲批2022年國家體育總局決策咨詢研究項目重點項目立項,獲批廣東省基礎與應用基礎研究基金(公共衛生與醫藥健康領域)立項,獲批2023年度廣東省基礎與應用基礎研究基金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項……

學校項目獲批國家社科基金中華學術外譯項目立項

學校項目獲批2022年國家體育總局決策咨詢研究項目重點項目立項

學校音樂作曲獲國家藝術基金(一般項目)2022年度資助項目立項


七、廣受社會各界認可,招生就業創業質量“穩提升”

“把孩子交給珠科,我十分放心?!薄拔曳浅VС治业男『罂贾榭??!薄昂芏鄷r候,珠科不僅有速度、高度,還有溫度?!?022年,學校保持良好發展態勢,繼續受到考生、家長的青睞和社會各界的充分肯定。廣東省多個科類同比2021年投檔排位均大幅上升,投檔分數線均位居全省民辦高校第一,并超過多所公辦高校的最低投檔線。

南方+相關報道中提到:珠??萍紝W院在招生規模位居全省同類院校前列的情況下,再次憑借突出的綜合實力和辦學特色,繼續受到考生、家長的青睞和社會各界的充分肯定。


與此同時,學校畢業生畢業去向落實率和就業質量位居廣東省同類院校前列,畢業生對學校就業指導服務滿意度、用人單位對學校畢業生滿意度均達96%以上,畢業生聲譽良好、深受社會歡迎,2021屆畢業生佘軍更是從全國大學生中脫穎而出,獲評中國第十六屆“大學生年度人物”。

學校在就業創業工作樹立了典型示范引領作用,獲評廣東省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典型經驗集體一、二等獎。2022年更是成功入選首批百所“國家級創新創業學院建設單位”,是省內唯一入選的民辦高校。

學校入選國家級創新創業學院建設單位


八、師生家長校友凝心聚力,做亮眼成績單的“答卷人”

一直以來,學校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牢牢把握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并將之全方位貫穿到辦學治校的全過程。學校黨委在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之際榮獲“廣東省先進基層黨組織”稱號。在“黨建引領發展”的主旋律中,學校凝聚起了強大的發展合力,獲評首屆“廣東省文明校園”榮譽稱號,是全省唯一入選的民辦高校,并順利通過復評;連續兩年在廣東省民辦高校年度檢查中被評為“年度檢查優秀學?!?。疫情防控、招生錄取、畢業工作等亮點工作舉措等多次被《人民日報》、中國青年報等中央級媒體轉發點贊。

2022年,全體珠科人凝心聚力、擔當作為,為學校高質量發展貢獻了屬于自己的力量。但這一年也是極為特殊的一年。在疫情防控關鍵時期,廣大學生家長校友勠力同心,廣大教職員工戰斗在抗疫最前沿,成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力量源泉??梢哉f,此次位列“軟科中國大學排名”民辦高校全國第二的優異答卷,是由全體師生、校友、家長共同書寫的,而這些答卷人,正是熱愛著、關注著珠科的每一個人。

《人民日報》微信公眾號頭條報道學校疫情防控期間“超市免單”舉措

最新動態

欧美一级a片免费观看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