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學專業
專業定位
投資作為拉動經濟增長的重要手段,在我國國民經濟當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投資學就是對投資進行系統研究,從而更科學地進行投資活動。本專業立足珠海、近臨橫琴,是粵港澳大灣區中粵澳合作的最前沿陣地,投資學專業以服務粵港澳大灣區為己任,對接投資新業態,深化校企合作,整合優勢資源,強化專業特色與優勢,培養適應灣區經濟發展需要的投資領域應用型精英。
培養目標
投資學專業旨在培養適應粵港澳大灣區經濟發展需要,具備健全的人格、良好的道德修養、創新精神及創業能力;系統掌握投資學的相關理論知識,熟識國家有關投資的方針、政策和法規,具備實物投資、金融資產投資、產業投資等方面綜合專業技能,能將投資學的基本理論和方法應用于投資實踐,具備基本的投資組織與操作能力;具備基本的財商素養、敏銳的市場信息捕捉能力和理財規劃能力的應用型投資人才。
培養規格
一、學制學分
學制:四年 學位: 經濟學學士 學分:160.5學分
二、知識要求:熟練地掌握一門外語,具有聽、說、讀、寫、譯的基本能力;熟練使用計算機;能熟練運用現代信息管理技術從事投資的相關工作。牢固掌握投資學專業的基礎知識、基本理論與基本技能。
三、素質要求:具備良好的思想道德修養,職業操守及專業素養,具有健康的體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質。
四、能力要求:能夠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能夠在投資實踐中靈活運用所掌握的專業知識,具備創新創業精神,能創造性地解決實際問題。良好的寫作、語言表達、人際溝通、組織協調和團隊合作能力等。
課程體系
一、課程體系總體框架。包含通識類課程、學科基礎課程、專業課程及實踐教學環節,見表1。
表1 投資專業課程體系架構
二、主干學科及課程類別。包括理論經濟學、應用經濟學、工商管理。課程類別主要包括通識教育類課程、學科基礎課、專業必修課及選修課程,見表2。
表2 投資學專業課程體系
三、實踐教學環節。
(一)公共實踐類課程和環節包括入學教育、軍事訓練、畢業教育、大學英語晨讀、校規校紀與安全教育、課外培養。
(二)專業實踐類課程和環節包括學年總結、社會調查、畢業實習、畢業論文。
師資隊伍
投資學具備一支適應本科教學需要、素質優良、結構合理的專業師資隊伍,其中有投資領域實踐經驗豐富的教授和專業帶頭人,有境內外知名大學培養的博士、碩士研究生,有教學一線成長起來的中青年骨干教師;其中高級職稱占比45.5%,具有博士及以上學位的教師占教師總數的45.5%。
教學條件
投資學專業擁有5個共享實驗室,總面積1230平方米,可同時容納500名以上的學生進行實訓操作。在實驗室學生可以完成證券投資實訓、保險實訓、基金實訓;項目投資的經濟可行性評價;統計學、計量經濟學等經濟數據分析課程的建模和實踐應用學習。
以“同一平臺、雙向參與、資源共享”的方式與粵港澳大灣區內多家知名企業,如經傳多贏投資咨詢、嘉強基金、天琴資產管理、富銀控股、橫琴新區創新金融研修院、東莞證券、國信證券等數十家企業共建校外實習基地。
圖1 實訓課堂
圖2 金融科技校企協同創新中心
專業特色
一 、對接港澳,加快國際化人才培養。
依托國際教育示范區建設和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的區位優勢,服務“雙區驅動”戰略,與區內優質高校開展多層次項目合作;與區內企業開展多形式業務交流合作,打通跨境人才流通渠道,為學生提供留學、短期交流等多形式學習渠道,推進國際化人才培養。
二、產教深度融合。
由企業高層領銜主講,多家知名企業聯合開發10門校企合作課程;定期舉辦“金貿大講堂”“行業專家進課堂”加強學術交流,開拓學生視野。依托工信部高校中小企業創業就業實踐基地(金融科技校企協同創新中心)等培養學生實踐創新能力,與廣發證券、經傳多贏投資咨詢、嘉強基金、天琴資產管理等相關投資機構開展深度產學研合作。
榮譽獲獎
第六屆“創青春”廣東青年創新創業大賽 二等獎
2020廣東高校經濟學綜合博弈實驗大賽 二等獎
第六屆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 銀獎
“挑戰杯”廣東大學生創業大賽公益創業賽 金獎
2020全國高校商業精英挑戰賽 二等獎
2020全國高校商業精英挑戰賽 特等獎
全國大學生創新促進就業(簡歷設計)大賽暨世界杯青少年創造力挑戰賽中國賽區 銀獎
全國大學生職業發展大賽決賽 優秀獎
全國大學生百強暑期實踐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