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
專業定位
本專業自2005年開始辦學招生,是中國大學排行榜六星級一流專業,與吉林大學開展聯合培養碩士研究生。本專業為廣東省轉型發展試點專業,學校首批特色專業、首批重點專業、首批重點學科。2021年獲批廣東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西門子工業軟件公司是面向工業4.0產品全生命周期的數字化產品工程解決方案領導者,在西門子人才項目Global Opportunities in PLM (簡稱GO PLM)支持下,本專業與西門子建立了合作伙伴關系,共同培養能夠熟練進行三維產品設計、優化、仿真及制造的企業轉型升級急需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目前已與近百家企業事業單位開展校企合作,特別地與西門子工業軟件上海研發中心、聯宏科技及北京能科等多家高科技開發咨詢服務公司建立了校外實踐教學基地,校企合作“3+1”協同育人,零距離對接制造業信息化產業。立足廣東、服務粵港澳大灣區,實施校地合作辦學和協同育人,培養高端制造業應用型人才,努力打造國內數字化設計制造與管理的領軍專業和產學研一體化示范專業。
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掌握必備的自然科學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能夠在機械工程及相關領域從事產品設計、制造、檢測與控制等方面工作的高級應用型專業人才。學生畢業后5年左右預期能達到以下四大教育目標:
(1)具有較好的人文社會科學素養,較強的社會責任感、文化素養與職業道德;
(2)具有對機械工程相關領域復雜工程問題進行分析、設計與開發的專業能力;
(3)具有組織與實施機械工程相關領域項目的團隊合作和管理能力;
(4)具有終身學習的意識和自主學習能力與跨文化交流能力,能夠適應技術、經濟與社會的持續發展。
培養規格
學制:4年
授予學位:工學學士
總學分:165學分
畢業要求:
1.工程知識:系統掌握數學、自然科學、工程基礎和機械工程領域的專業知識,能夠將上述知識用于解決機械產品設計、制造、檢測與控制等有關的復雜工程問題。
2.問題分析:能夠應用數學、自然科學和工程科學的基本原理,識別、表達、并通過文獻研究分析復雜工程問題,以獲得有效結論。
3.設計/開發解決方案:能夠設計針對機械工程領域復雜工程問題的解決方案,設計滿足特定需求的系統、單元(部件)或工藝流程,并能夠在設計環節中體現創新意識, 考慮社會、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環境等因素。
4.研究:能夠基于科學原理并采用科學方法對機械產品設計、制造、檢測與控制等復雜工程問題進行研究,包括能設計實驗、分析與解釋數據、并通過信息綜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結論。
5.使用現代工具:能夠針對與機械產品設計、制造、檢測與控制等有關的復雜工程問題,開發、選擇與使用恰當的技術、資源、現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術工具,包括對機械工程領域復雜工程問題的預測與模擬,并能夠理解其局限性。
6.工程與社會:能夠基于工程相關背景知識進行合理分析,評價機械相關專業工程實踐和復雜工程問題解決方案對社會、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響,并理解應承擔的責任。
7.環境和可持續發展:能夠理解和評價針對機械工程領域復雜工程問題的專業工程實踐對環境、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影響。
8.職業規范:具有人文社會科學素養、社會責任感,能夠在工程實踐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職業道德和規范,履行責任。
9.個人和團隊:能正確理解和把握團隊和個人的關系,能夠在多學科背景下的團隊中承擔個體、團隊成員以及負責人的角色。
10.溝通:能夠就機械工程領域復雜工程問題與業界同行及社會公眾進行有效溝通和交流,包括能撰寫報告和設計文稿、陳述發言、清晰表達或回應指令。并具備一定的國際視野,能夠在跨文化背景下進行溝通和交流。
11.項目管理:理解并掌握工程項目管理原理與經濟決策方法,并能在多學科環境中應用。
12.終身學習:具有自主學習和終身學習的意識,有不斷學習和適應發展的能力。
課程體系
1.主干學科:力學、機械工程。
2.核心課程:機械制圖、工程力學、工程材料與成形技術、機械設計、機械原理、電工技術基礎、控制工程基礎、NX CAD三維設計、機械制造技術、機電傳動控制、NX CAM加工、液壓傳動、測試與傳感技術。
3.主要實踐教學環節:入學教育、軍事訓練、勞動教育、畢業教育、大學英語晨讀、課外培養;大學物理實驗A、電工實驗、電子技術實驗、認識實習、金工實習、工程圖學綜合實踐、機械設計課程設計、機械原理課程設計、機械制造技術課程設計、專業綜合實踐、生產實習、畢業設計(論文)。
建設“專業基礎+課程特色”的模塊化資源庫。在“機械原理+NX Motion”模塊、“機械制圖+NX Molding”模塊、“模具設計+NX PDW”模塊、“數控加工+NX CAM”模塊及“機器人應用+創新設計”模塊等五個領域,《NX CAD三維設計》和《沖壓工藝及模具設計》獲評校級精品課程,《工程圖學》和《制造技術基礎》獲評省級精品資源共享課,《可編程控制器》獲得省在線教學優秀課程一等獎。
師資隊伍
自有專任教師29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4人,博士生導師1人,碩士生導師6人,博士3人,碩士16人。教師大多來自吉林大學、大連理工大學、華南理工大學、四川大學、東北大學等國內重點高校的博士和碩士。實驗教師11人,多數具有實驗師或高級技師職稱,以及本科及以上學歷。學院還聘請相當數量的企業工程師和高管承擔應用性比較強的課程教學。
教學條件
本專業設有實力雄厚的科研及實驗教學平臺,包括廣東省教學平臺“機械與汽車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珠海市“工業設計及模具制造公共實驗室”、校級“機電工程研究所”等。與西門子工業軟件上海研發中心合作成立“制造業信息化人才培訓基地”,及西門子授權的“西門子NX CAD 授權培訓中心”。對接大灣區產業結構調整升級對新工科人才培養的新需求,組建了“機器人產業學院”和“廣東省智能視覺精密檢測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本專業建有實驗實訓中心總面積5200余平方米,實驗設備儀器總資產1800多萬元,包括機械設計實驗室、機電傳動實驗室、PLC可編程控制實驗室、液壓與氣動實驗室、模具設計實驗室、數控編程實驗室、工程實訓中心、工業機器人實訓中心及專業機房等,為學生在校期間的實踐環節提供良好的硬件支持。
先后獲得西門子工業軟件公司贈送的一百套正版NX軟件以及Teamcenter軟件,為學生在校期間的工程設計提供良好的軟件支持。開設了9門上機實踐課程, 6門課程設計,校內教學形成 “上機實踐與傳統課程、上機實踐與課程設計、虛擬設計與實踐驗證”一體化實踐教學體系。
與校外100余家企業簽訂產學研協議,為在校學生提供實習、科研及就業等機會,其中建立了兩個省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學基地。對接高端數字化、信息化、智能化制造行業的企業,搭建協同育人平臺,開展校企協同人才培養。
制造業信息化人才培訓基地
珠海市工業設計及模具制造公共實驗室
省級大學生實踐教學基地
機器人產業學院
廣東省智能視覺精密檢測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專業特色
應用型本科學校將頂崗實習視為準就業,是應用型本科院校轉型發展的一個非常重要的舉措。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瞄準中國制造業高端市場,以機械行業數字化轉型發展的需求為目標,對接高端制造業數字化、信息化行業,形成了以西門子工業軟件上海研發中心為合作主體,從西門子工業軟件上海研發中心擴展到上海聯宏創能科技公司、上海莜瑞數字技術有限公司、北京能科瑞元公司及深圳智泓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等相關用戶企業,與企業共同培養高端數字化設計制造管理人才。
本專業畢業生可到機械、汽車、家電等諸多先進制造企業、科研機構,高等院校等領域從事設計、制造、開發、教學及管理等工作,就業范圍十分廣闊,往屆畢業生初次就業率98%。近年來,為每一個畢業生平均提供4個就業崗位。
榮譽獲獎
1.第20屆全國大學生機器人大賽ROBOMASTER2021機甲大師高校單項賽全國賽二等獎,2021年。
2.第19屆全國大學生機器人大賽機甲大師對抗賽三等獎,2020年。
3.智能圖書館機器人,第12屆全國三維數字化創新設計大賽全國總決賽一等獎,2019年。
4.基于模塊化可拼接設計的八邊形AGV, 第12屆全國三維數字化創新設計大賽全國總決賽二等獎,2019年。
5.全國高校教師教學創新大賽虛擬仿真主題賽項,特等獎,2019年,省級。
6.面向數控機床的高精度絕對式光柵傳感器的關鍵技術及產業化研究,中國產學研合作創新成果二等獎,2018年,國家級。
7. 基于CAN總線的模塊化機器人技術,第13屆全國三維數字化創新設計大賽廣東賽區比賽一等獎,2020年。
8. Robocar,第九屆全國大學生電子商務“創新、創意及創業”挑戰賽廣東賽區一等獎,2019年。
9. 基于人工智能的全自動智能圖書館機器人,十五屆“挑戰杯”廣東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一等獎,2019年。
10. 全斷面隧道掘進機,第11屆全國三維數字化創新設計大賽廣東賽區一等獎,201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