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用統計學專業
專業定位
依托珠??萍紝W院建設國內一流、創新性應用型民辦大學的辦學定位,緊跟大數據、人工智能時代步伐,立足廣東省及大灣區經濟社會發展對應用統計學專業人才的需求,遵循實踐取向、協同培養、個性發展、終身學習的辦學理念,力爭在十四五期間,努力建設成具有創新優勢明顯、應用背景強、省內有影響的應用統計學本科專業。
培養目標
本專業旨在培養愛國勤奮、和諧創新、愛崗敬業,具有扎實的數學基礎,較強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掌握統計學基本理論、方法和相關領域知識,能熟練運用計算機分析數據,勝任在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從事經濟、金融等方面的統計調查、統計信息管理、數據分析和決策,或在教育、科研部門從事教學、研究工作的應用型統計和數據分析人才,畢業后可報考統計學、數學、應用經濟學、金融學、計算機科學、數據科學等方向的研究生。
培養規格
一、學制與學分
學制為4年,163學分。
二、畢業要求
(一)知識
1.掌握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等公共基礎知識;
2.掌握數學分析、高等代數等專業基礎知識;
3.掌握回歸分析、多元統計分析、金融學、數據挖掘等專業知識;
4.掌握專業實踐和就業方面的社會實踐知識。
(二)能力
1.具有數據采集與整理、數據統計分析能力;
2.具有金融建模與數據挖掘的能力;
3.具有統計軟件應用能力;
4.具有資料獲取、文本寫作、初步科研能力;
5.具有組織管理、交流溝通和團隊協作能力。
(三)素質
1.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文化、道德素質和社會責任感;
2.具有嚴謹、規范的職業風格和工作態度;
3.具有健康的體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質;
4.具有較強的創新意識。
課程體系
課程體系由通識類課程、學科基礎課程、專業課程和實踐教學課程構成。
通識類課程包括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大學英語、計算機應用基礎等。
學科基礎課程包括數學分析、高等代數與解析幾何、概率論、數理統計、常微分方程、應用回歸分析、應用多元統計分析、應用時間序列分析、數學建模、抽樣調查、統計計算與應用軟件、應用隨機過程、創新能力實踐、信息素養與信息檢索。
實踐教學課程包括入學教育、軍事訓練、綜合教育實踐、畢業教育、大學英語晨讀、校規校紀與安全教育、課外培養。數據分析課程設計、金融統計課程設計;專業綜合類包括:應用回歸分析課程設計、抽樣調查課程設計、畢業實習、畢業論文等。
師資隊伍
應用統計學專業共有教師18人,他們畢業于全國11所高校,學緣結構合理,涵蓋基礎數學、應用數學、計算數學、統計學、系統科學、運籌學、自動控制等專業。高級職稱教師占比40%,中級職稱教師占比23%,初級職稱教師占比37%,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享有者1人,二級教授2人,三級教授1人,軍隊專業技術4級、文職2級1人,部級突出貢獻專家1人,省級教學名師3人,校級教學名師1人,碩士生導師占比34%,博士學位教師占比34%,雙師型教師占比28%。
學院堅持開放的教育教學培養模式,聘請行業經驗豐富的專家、行業部門負責人和國外大學統計學專業的教授任兼職教授,邀請國內外相關專家授課或講學,選派專業教師到國外大學訪學、交流、進修。近年來邀請加拿大、瑞典等國外專家來校講學,選派教師到荷蘭格羅寧根大學、西班牙瓦倫西亞理工大學、新西蘭奧克蘭大學等進行訪學、交流。
國家級教學名師來學院講學
聘請高級統計師曾少堅主任為兼職教授
王立冬教授等一行到新西蘭奧克蘭大學交流訪問
加拿大滑鐵盧大學劉新芝教授做報告
王立冬教授和青年教師焦麗欣到西班牙瓦倫西亞理工大學交流訪問
教學條件
應用統計學專業現有1個統計專業實驗室、1個數據資料室以及8個實習基地。實習基地有國家統計局珠海調查大隊、珠海市統計局戰略合作基地、廣州泰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珠海森坦企業孵化管理有限公司、珠海市金灣區統計局、珠海市金灣區發展與改革局、珠海市林偉民紀念小學、金灣區智造大街等,為培養學生的創新實踐能力發揮了重要作用。
專業特色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社會對統計和數據分析人才的需求與日俱增,統計方法在深度學習、人工智能、數據挖掘、質量管理、大數據分析等方面具有廣泛應用,在大數據時代,統計人才已經成為各類公司、企業、政府部門的爭搶對象。
本專業緊密結合時代需求,突出“金融統計”和“數據挖掘”兩個應用方向,使學生掌握數學、統計學、經濟學、金融學等基礎知識,熟練使用Matlab、SPSS、Eviews、R、Python等軟件,具有數據管理、數據預測、統計建模、大數據分析能力。積極探索校企聯合培養模式,實現科學教育、人文教育和技術實踐的有機結合。畢業生可在公司、企業、政府部門從事統計調查、數據分析、數據預測工作,可報考數學類、經濟類、統計學、數據分析等方向的研究生。
榮譽獲獎
統計學科是校級重點學科,近四年來教師主持國家級、省部級科研,教學研究課題10余項,在國內外重要學科期刊發表SCI、EI檢索論文20余篇,在科學出版社、高教出版社出版著作、教材5部,其中省級首屆優秀教材建設獎教材1部,獲挑戰杯省二等獎,獲校級教學成果獎一、二等獎各1項。
自專業招生以來,教育教學成果顯著,學生學科競賽成果豐碩,自2018年以來,學生共獲省部級以上學科競賽獎項89人次,其中,國家級獎項31人次,省部級獎項58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