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專業
專業定位
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是 2016 年我國高校設置的本科專業,學位授予門類為工學、理學,修業年限為四年。專業以大數據為研究對象,以計算機科學、統計學、可視化以及專業領域知識等為理論基礎,以“新工科”教育理念為指導,以數據采集、預處理、數據管理及數據計算等為研究內容。大數據目前已經滲透到金融、醫療、交通、生活、教育、經濟、工業等各個方面,是50萬億“新基建”中七大重要領域之一,已成為支撐社會發展的基礎剛需行業。
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勞等全面發展,掌握自然科學和人文社科基礎知識,掌握計算科學和數據科學專業方向所需的基礎理論和方法,具備較強的數據收集、數據處理和數據分析的技術和能力的應用型數據科學人才。畢業生能夠在政府機構、工業、醫藥、互聯網、教育、金融等領域成為大數據科學相關教學、科研、開發和應用的大數據工程師和數據分析師。
培養規格
1. 學制:4年
2. 授予學位:工學學士
3. 學分:165 學分
能力要求:
具有科學的人文精神、創新創業精神和良好的職業道德精神,具備自主學習能力、批判思維能力和國際交流能力;具有信息科學、管理科學和數據科學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掌握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所需要的計算機、數據處理等相關學科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熟練掌握大數據處理、分析與應用等技術,具備大數據工程項目的系統集成能力、應用軟件設計和開發能力,具有一定的大數據科學研究能力及數據工程師的基本能力與素質。
課程體系
1. 總體框架
以學科體系為基礎、以“學校理論課程+企業應用課程”為教學模式,以學生發展目標為導向的科學完整的專業課程體系。
2. 核心課程
大數據導論、Python程序設計、離散數學、數據結構、操作系統、計算機網絡、數據庫概論、Web前端技術、網絡爬蟲與數據收集、機器學習基礎、數據分析理論與實踐、大數據推薦系統、Java海量數據分布式開發。
3. 主要實踐教學環節
(1)公共實踐類
入學教育、軍事訓練、勞動教育、畢業教育、大學英語晨讀、校規校紀與安全教育、課外培養。
(2)專業實踐類
高級語言課程設計、數據結構與算法課程設計、web前端課程設計、智能算法綜合課程設計、大數據推薦系統實踐、大數據架構綜合實踐、專業實訓、畢業實習、畢業論文。
師資隊伍
專業現共有教師33人:(1)專任教職工17人,其中教師11人,碩士生導師1人,教授1人,副教授2人,其中有博士學位4人,在讀博士5人;(2)聯合辦學企業教師16人,其中常駐學校教師4人。師生比達到1:20。
教師學緣結構方面,專任教師中有中山大學博士1人,吉林大學博士1人,澳門城市大學博士2人,其余教師均為碩士以上學歷,來自吉林大學、安徽大學、澳門科技大學、美國東北大學等學校。
教學條件
(1)實驗室資源方面,專業建有180平方米大數據專業實驗室2間,可滿足140人同時進行實驗教學。此外與學校計算機學院共享6689.9平方米公共基礎實驗室。設有大數據工作室1間,可供40名學生同時開展學習和科研活動。
(2)教學資源方面,專業購買價值308萬元的阿里云大數據教學資源和慧科高校邦課程資源,學生可以通過慕課等方式獲得自主學習課程70多門。資源內容會定期更新。
專業特色
阿里云大數據應用學院于2018年6月成立,以“雙學院制”(學科學院+產業學院,一崗雙責,資源共享)運行,由珠??萍紝W院、阿里云和慧科集團共同籌建,2020年12月獲批廣東省第二批示范性產業學院。所開設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專業以學校所在港珠澳大灣區區域需求為導向,以為產業發展提供人才和技術支撐為目標,立足本省,面向全國,深化高等教育與大數據應用的融合,積極探索學校和企業聯合辦學新模式,培養掌握數據科學的理論與方法,精通大數據處理與分析、算法研發、可視化等技術的高水平人才。畢業生能夠在政府機構、工業、醫藥、互聯網、教育、金融等領域成為大數據科學相關教學、科研、開發和應用的大數據工程師和數據分析師。
榮譽獲獎
1. 2020年12月獲批廣東省第二批示范性產業學院。
2. 指導教師:呂威,沈頌東;學生:張宇辰,余屹,劉暢;鵬巢科技--無人機包裹投遞全自動化解決方案,世界機器人大會創新創業大賽首屆亞洲賽,季軍;Robotex中國組委會,2021年7月。
3. 指導教師:呂威,沈頌東;學生:余屹,唐本平,張宇辰,盧樂僮,陳智宏;無人機包裹投遞全自動化解決方案,第十一屆全國大學生電子商務“創新、創意及創業”大賽,省賽特等獎;全國電子商務產教融合創新聯盟,2021年8月。
4. 指導教師:呂威,丁慧;學生:周子博,張宇辰,毛開輝;纖維寶--三位一體環保產業幫扶項目,第七屆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省賽銅獎;廣東省教育廳,廣東省科技廳,共青團廣東省委員會等,2021年8月。
5. 指導教師:呂威,朱曉琳;學生:曾一凡,黃楚盈,袁露月,梁天俐,吳祉瑩,劉偉鴻,邢斯杰,黃可怡,張彥莉,龐奧輝,鄭榮凱;尋相--結合華為云API開放平臺APIExploer實現照片分類系統,第七屆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省賽銀獎;教育部、中央統戰部、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委員會辦公室、中國科學院,2021年9月。
6. 指導教師:呂威,高俊晗,單芳芳;學生:張宇辰,余屹、劉暢、劉枳彤、肖鍵、駱璇、鄧嘉、盧佳棟;鵬巢科技--無人機快遞包裹投遞全自動化解決方案,第八屆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珠??萍紝W院高教主賽道;省賽銀獎;廣東省教育廳,廣東省科技廳,共青團廣東省委員會等;2022年8月。
7. 指導教師:呂威,王夢瑤,丁慧;學生:匡杰、葉觀佑、黃靖敏、邱曼琦、蔡詩君、潘虹宇;City一盤活城中村產業發展新生態,第八屆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珠??萍紝W院“青年紅色筑夢之旅”賽道;省賽銀獎;廣東省教育廳,廣東省科技廳,共青團廣東省委員會等,2022年8月。